爱情婚姻-男人女人-感悟生活-人生智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高考考前复习提升作文写作能力系列(8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0

好友

1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高考供材料作文审题分类指导
  自1999年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题型以来,高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大多都是先给出一段材料,然后给出某个写作话题,让学生审题后进行写作,学生审题难度小。2005年高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又进行了,由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变成了只给学生材料,不再给出话题,让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含意后进行写作,有专家称这是后话题作文或命意作文。就是命题作文也在“题目”前面加上一段文字进行说明,如2006年高考卷作文命题,本身是一个命题作文“的符号”,但在题目前用了一大段文字来介绍符号有哪些元素。写作材料在表述方式上的改变,给学生写作的审题加大了难度,提高了要求。学生如果不明材料的类型及其命题的特点,在写作中有可能审题不准,从而写偏题甚至跑题。下面我就从高考供材料作文不同命题形式出发,简单地举例说明写作中如何进行审题工作。
  一、对比型(对举型)
  1、材料特征
  (1)提供的材料在内容上一般是相对(反)的,在层次上明显分为两部分。
  (2)话题一般为关系型的,着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2、审题要点
  (1)材料内容是由相对(反)的两部分组成的,审题时要全面的观点,既要注意两部分之间的区别,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2)重点论,审题时要权衡内容的两部分,把握命题者的感情指向性。要特别注意两种观点或看法之间的过渡语和过渡词,如“然而”“但是”“相反”“与此同时”等标志性词语。
  (3)文章构思时,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最好不平均用力,应该有所侧重,这样文章才能写得具体而深刻。
  3、经典例析
  2006、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都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请看2006年高考作文材料: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2007年高考作文材料: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分析】
  上述两则材料在表达上都是由正反两方面组成的,在内容上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审题时要注意问题两方面的焦点与矛盾。材料一就“国民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方是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一方是国民网上阅读率上升。双方矛盾的焦点就是材料中的一句话:“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认真解读这其中的原因就能寻找到审题的突破口和最佳角度。
  材料二选择的两则材料,都是在人性:面对捐助者的病危与困顿,178名被捐助的贫困学生集体隐身,“知恩不报”,他们有的只是对的埋怨,对捐助者却没有片言只语;而希望小学的小学生却能“受恩图报”。两相比较,不知是要“救救孩子”,还是要“孩子”救救“我们”。“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命题者通过稚嫩的童音来传达两则对比性材料的显性主旨,也许比惊雷还要震撼:要不要讲,要不要讲人格,要不要帮助别人……这则材料在审题上不存在任何悬念。
  再看看2006年高考浙江卷: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旅游学专家)
  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分析】
  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富含,所表达的其实是对人生的态度和思考,需要考生调动阅读积累,结合人生实际,思辨。“生无所息”和“生有所息”并不是两个对立的命题,前者是从生活层次上来谈的,强调的是人的和意志;后者是从生命层次上来谈的,强调的是人的生理需求。两者在审题上无高下之分。文章的深度,关键是看学生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命题者增加了“智性”因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是一个有思辨性的作文题。若只抓住“生无所息”,围绕“勤奋惜时”立意;或者只强调“生有所息”来谈生活要求休闲娱乐的意义,这样审题立意都是片面的。
  二、寓言型或()故事型
  1、材料特征
  (1)所给材料是一则经过加提炼的寓言或是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
  (2)命意重点在于阐明道理,最易写成议论文或夹叙夹议的文章。
  2、审题要点
  (1) 全面解读寓言(故事)材料,把握材料的基本情节。如材料中的人物的言行、矛盾冲突,问题的根源、事件的起因及后果,材料中富含的议论句、抒情句等。
  (2)归纳寓言或故事蕴含的(主旨),提炼关键词语(短语),确定写作中心话题或写作角度。寓言所的道理往往与现实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是对应的,把握了寓言的内涵就找准了现实中的某个问题和现象。其基本审题过程:原材料→(提炼、整合、归纳)→话题式材料→(审题、立意)→写作。
  (3)研读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一步确定写作的角度。一般情况下,材料中的问句、感叹句、比喻句、议论性语句及人物对话都是关键信息承载的对象,时常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
  (4)别放过寓言或故事中的细节描写,这其中也暗含着写作的角度,可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5)细细研读题目写作要求,避开写作的“雷区”。
  3、经典例析
  先看2006年高考全国卷I卷作文题: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有二个:一是改话题作文为材料作文,二是性比以往更强。但是,写作绝不可能让学生天马行空,尽管话题作文包括一个背景材料,一段导引词,用一段提纲挈领的话概括材料的主旨或题意,框定作文的话题范围,制约作者的写作思;一个写作的注意事项。而导引词是材料中最关键的部分。而材料作文没有导引词,怎么办?其实导引词被命题人镶进了材料里面,文章结尾牧羊人与孩子的两句话不就是两种不同观点吗,也给我们两种写作角度吗?选取哪一个角度都可以。但选取前者也就是写要看清自己的考生一定占绝大多数,不容易出彩;而选取后者也就是说乌鸦努力过,此生无憾的考生则可以写出新意,易得高分。这就是本次作文命题最高明的地方。
  再看看2006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目:
  与许多动物一样,雨燕的幼年也是在安示窝里度过的,父母的精心照料让它长得胖乎乎的。有趣的是,雨燕在第一次离巢之前也会减肥:控制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锻炼(拍打翅膀,做俯卧撑)。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飞翔。
  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分析】
  审题的关键就是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这则寓言,关键句不是第一句,而是最后一句话。理解了雨燕减肥的目的,就能找到材料的写作角度。我们可以提炼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磨砺,不仅仅是本领还要有意志力”的观点,由此我们会自然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千古遗训。如果只抓住“减肥”这个关键词,就很容易导入“时尚”“追求美”等话题中去的。
  三、现象(事例)列举型
  1、材料特征
  (1)材料形式为松散型的现象列举,且各种现象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2)材料淡化了作文审题,甚至不需审题。
  (3)写作角度就在材料中,因而写作角度广泛,可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写作。
  (4)侧重考查学生的立意和表达能力。
  2、经典例析
  例1、2006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分析】材料中给我列举了诸多关于“三”的成语和熟语,且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理解它们并不困难。审题难度就在于写出其深度和文化内涵,可以适合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写作。
  例2、2006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书本……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为解,读是,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分析】
  材料中列举了六种书,每一种书本身就是一个写作话题和写作角度;七种“读”的方式也可派生出七个话题和写作角度。两方面联系起来就有七的六次方(76)的写作角度。再者,列举的内容层次不同,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写作,具有很大的区分度。
  例3、阅读下面智者的四句话,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一位16岁的少年拜访一位智者,他问:“ 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说:“送你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抒发当成自己。”这位少年牢牢记住智者的话,终于成了自己愉快也给别人快乐的人。
  要求:以其中一句话或几句话作为话题进行写作。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审题提示:“把自己当成别人”强调对自己尊重和爱护,可拟定“自尊、自重、自爱、自惜”话题;“把别人当自己”强调对他人的理解,平等视之,或以平常心对待他人,引为知己,绝不猜疑、冷漠、不屑,可拟定“平等”“真诚”等话题;“把别人当别人”也是针对他人而言,强调关爱、尊重、礼让等人际关系;“把自己当自己”强调对自己要有清新的认识,切不可夜郎自大,忘乎所以。要学会淡泊,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
  例4、2007年高考卷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对唐代诗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理解,材料中已经列举了5种不同的理解,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来谈你的理解或。
  四、问题型
  1、材料特征
  (1)选取的材料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生活中某种社会现象。
  (2)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代感、写作的性。
  (3)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和看法。
  2、审题要点
  (1)选准“靶子”,即准确把握材料所描述的社会问题或现象。
  (2)确立写“点”,在具体深入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确定写作具体的“点”。
  (3)善于运用哲学方法分析问题,如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等,使你的认识有深度。
  (4)分析问题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应该重点分析问题的根源、危害及方案,通过现象问题的本质。
  3、经典例析
  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略)
  200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形式虽为漫画,但内容上是针对现代教育问题的。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现象让学生去思考与讨论。如:上炒作的杨丽娟追星事件,愈演愈烈的家长“陪读”现象,全国文艺界的各种“选秀”选红了谁?“人造”现象等。
  五、独词型
  1、材料特征
  作文命题中没有材料提示,仅提供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作为话题或题目(命题作文),这种形式以命题作文居多。因为没有材料的提示和渲染,对于写惯了话题作文的学生来说,审题及写作都很为难了,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2、审题要点
  (1)语境设置法即在词语或短语前后添加修饰语或设置一定的语境,使之更具体、更明确。当然命题作文的题目就不能加了,但在审题时,我们可以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上去挖掘,寻求最佳角度。
  (2)虚拟提问法我们可以借鉴新闻写作中的“5W”理论对题目中的独词进行虚拟提问。“5W”是指“是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是谁”(Who)“为什么”(Why)。拿到一个独词型或概念型的题目后,不妨多问几下,通过递加追问,变抽象为具体,可以打开写作的思维,确立写作的角度。同时,这种由果及因的追问,也能对话题有更深的认识,易把文章写得深刻些。
  3、经典例析
  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广东卷的作文都是命题作文,题目分别为“季节”“传递”。审题时,我们要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求得小、巧、具体的写作角度。以“季节”为例,审题时,可先添加修饰语,缩小“季节”的写作范围:自然的、人生的、生命的、爱的、事业的、历史的、社会的……,再结合虚拟提问法对话题内涵进行挖掘,我们的“季节”怎么啦?通过分析可以派生出这样一些角度:全球气候变暖,四季不明了;人生四季,重在把握青春;爱的四季亘古不变(爱不分四季);人物心态的“四季变化”;中日关系“四季”变奏曲;城市高楼大厦四季不分给人们带来的缺憾等。“传递”这个题目审题就更简单了,运用虚拟提问法就可轻松搞定,如“传递什么?”“为什么要传递?”“怎么传递?”等。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题,独词型的还不少:如1988年全国卷的“习惯”、1994年全国卷的“尝试”,高考卷先后考的“规则”“转折”“寻找”“包容”“安”“的符号”;上海卷的“杂”、“忙”;2005年高考江西卷的“脸”、重庆卷的“自嘲”;2006年高考四川卷的“问”、辽宁卷的“肩膀”、天津卷的“愿景”等。
  六、解词(释意)型
  1、材料特征
  (1)题目选择的是一个多义词语作话题或题目。
  (2)材料对词语作了多方的解释和理解。
  (3)每个义项都可以作为一个写作角度。
  2、审题要点
  这种命题形式审题难度小,只要借助义项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即可。审题时还可参照“独词型”材料的审题方法。写作角度也很明确,毋需在审题和立意上投入大量时间。
  3、典型例析
  例2006年高考湖南作文题目: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
  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分析】
  2006年湖南卷作文题为命题作文形式,命题者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要求考生依据命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但这道命题作文与以往不同,以往的命题作文,只是给出一个标题。今年在给出题目之前先列出了“意气”一词的三个义项,然后以“谈意气”为题作文。命题对考生的立意有一定——既可就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谈“意气”;也可只取其中一个义项来谈“意气”,但不能脱离命题的三个义项而随意发挥。
  “意气”的第一个义项是“意志和气概”。“意志”指的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如意志坚强,意志薄弱,的意志。”“气概”指的是“在对待重人问题大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真、豪迈的),如英雄气概,气概非凡。”“意志”“气概”合用,便构成了“意气”的第一个义项。就这一层意义说,“意气”一词,多用来指一种向上的,昂扬的状态,如意气风发,意气昂扬。“意气”的第二个义项,是“志趣和性格”。“志趣”指的是“行动或意志的趋向”;“性格”指的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开朗、懦弱、等。”就这层意思说,“意气”一词,多用来指朋友间的相知相识,如意气相投。“意气”的第三个义项,是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这个义项是考生比较熟的。年轻人,容易偏激、任性,事后又免不了以“意气用事”。
  命题者还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就还涉及一个选择的问题。“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并不意味着不能写的一些事例,关键是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来。如果脱离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片面强调形式以求美,简单堆砌材料以炫耀自己的才能,也不能视为好文章。
  例2、2007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提供的材料就是对“母语”这个概念的多角度的解释和理解,材料本身对“母语”的涵义、性质、价值和意义以及母语与我的关系等方面作了解读,为考生理解、体会后自选角度立意写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类似的命题形式还有2006年高考天津卷的“愿景”,2006年卷的“的符号”,材料对话题和题目中的概念“愿景”“符号”作了解释和说明,为学生审题降低了门槛,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明确的写作指向。
  七、诗词和名言警句型
  1、材料特征
  (1)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首小诗(诗歌意象是我们熟悉的且易理解的)或一些名言警句。
  (2)要求学生根据诗歌的意蕴或象征意义产生联想或,进行作文。
  (3)诗词型的不能写成诗歌或诗句鉴赏短文。
  2、审题要点
  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意的,而诗歌的意象都具有指代性和象征性,审题时可抓住意象这一特点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所指的对象,然后立意作文。名言警句一般是经过长时间积淀下来的不可随意更改的哲的语言。对警句型材料(一般不只一则)审题时,我们要先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生活现象或,再把它置于当今时代背景下去分析解读,发掘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如《伶官传序》中有这样一则名言:“忧劳可以兴国,豫逸可以亡身”。从历史教训层面上看,有其合,若从当今信息化社会实情看,“忧劳可以亡身”(如“过劳死”“重复建设”等)“豫逸可以兴国”(借助高科技进行工农业生产、缩小工期提高效率等)都是成立的命题。
  3、典型例析
  例如200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目就是采用著名诗人雷抒雁的小诗《星星》: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所取。/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渍,/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请根据你的联想或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
  今年高考作文貌似话题作文,实则为材料作文(材料为诗歌)。因为命题者特别提醒考生“联想或要与这首诗的寓意有关”,即必须以所给材料的主旨为作文的中心来写,否则就有可能被判为离题,这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之所在。
  审题时要抓住“星星”这个意象,“星星”可代指一个事物或一个人物,还可指某种理想、梦想或美好的东西等。再从诗歌内容上看,指的又是两种相反的认识,人们因、角度不同出现截然相反的认识。其实,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人们由于距离、主观想象、个人偏好,或某种因素等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所给材料立意的角度很宽泛,可写“现象与本质”“距离与认识”,也可写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对比。总之,只要抓住二者的内在联系立意,审题就不会出现差错。
  八、漫画型
  1、材料特征
  (1)题目所给材料是一幅(几幅)具有性和幽默性的漫画。
  (2)取材内容多源于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审题要点
  (1)认真观察漫画构图,把握画面基本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漫画形象:人/物,形象的状态(静/动);
  ②漫画布局:单幅/多幅,漫画上下左右的层次顺序;
  ③漫画细节:形象的夸张性部分,如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
  ④漫画中的文字:漫画的题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
  (2)思考寓意
  一般而言,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它往往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提示问题现象。因此漫画中越是夸张厉害的地方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漫画的艺术夸张解读其对应的现象或问题。
  (3)描述漫画内容,提炼寓意
  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为文字表述的一种题型,因此先要把图片为描述性文字,再解读文字中的的问题、蕴含的。从图片到寓意一般要经过两次思维转换:图→→寓意。
  (4)对应现实,发散思维,选择角度和素材。
  (5)另外还要了解漫画创作的特点,利于我们全面深刻的审题。如漫画的感情指向多善美,假恶丑,针砭时弊;表现手法常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达到亦庄亦谐的艺术效果;风格上具有性、幽默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3、典型例析
  【分析】
  审题关键是要抓住图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或矛盾:孩子(摔跤)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图中“文字”(漫画标题、图中人物的语言)的提示。对于这幅漫画我们可以从两大方面去审题立意,从孩子角度可以考虑:“发展”,“、平等”等;从其余三个方面可以考虑“少些溺爱,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现行教育体制”,“减负”等角度。本题审题难度不大,写作难点主要是怎样透过现象挖掘其中蕴含的本题。
  总之,上述对供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作了一个宏观的分析,仅供教学参照,不能生搬硬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匿名  发表于 2023-5-16 09:56:07
有没有像nagios这样开源监控系统但不装代理程序就能探测端口状态的!请指点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5#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性用品

GMT+8, 2025-1-1 07:51 , Processed in 0.061547 second(s), 21 queries .

网站地图

回顶部

新婚期性行为的表达 5大性爱技巧让夫妻独享高质性爱 性爱技巧:浅谈性爱高手的高超技巧 番茄配海产男人易壮阳 缩阴球的护阴原理以及阴道松弛的原因
人老“性”不老 保证不同年龄段性交融洽的秘法 女性性心理:女人被拥抱的感觉 根据专家分析情趣用品品牌哪个好 性爱体位:这些做爱体位完全满足你了
男女危险刺激野战性爱快乐 怀孕:夏季孕妇做运动的6大不宜 环境不同做爱的持久性也不同 女人性高潮需要赞美和助力 30岁女人的性爱要质量而不是数
"当情人不做正妻"的五大好处 给做爱增情趣的螺旋式插入 Y冷之处不适合性交 发现包皮中隐藏的“性福” 性爱姿势点燃她的欲望之火
http://bbs.xxmm888.cn/thread-26216-1-1.html
http://bbs.xxmm888.com/thread-12150-1-1.html
http://bbs.51mnw.com/thread-29069-1-1.html
http://bbs.www10777com.cn/thread-12426-1-1.html
http://bbs.w91.cn/thread-31672-1-1.html
http://bbs.aizse.com/thread-307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