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4-11-24
- 最后登录
- 2015-4-2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25893
- 精华
- 0
- 帖子
- 41887
|
15年前,在我居住的这个县城,有2家书店、5家报刊亭。我最喜欢去的是一家名为“墨香”的书店,还有一家名为“大众”的报刊亭。
“墨香”书店的老板姓黄,大家都叫他老黄。他不仅喜欢看书,而且喜欢写诗写散文,“墨香”因此也成了一家主营文学、历史、哲学方面书籍的书店。“墨香”书店拥有一批较为固定的读者,时间长了,大家彼此相熟,和老黄也成了朋友。
“大众”报刊亭的老板,是一位姓刘的中年妇女。订阅的有《收获》《当代》《十月》等当时十分畅销的纯文学,也有《故事会》《家庭》《知音》等流行,也出售《报刊文摘》《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等。这位刘姓中年妇女人非常和气,即使你不购买报刊,也可以随意翻看,所以大家也都很喜欢去。
那时书店和报刊亭的生意都挺不错的,“墨香”书店和“大众”报刊亭的老板,一度也都有扩大经营规模的想法。然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10年前,由于书店的经营状况不太理想,老黄放弃了自己的坚守,开始在“墨香”书店引进高考教材、恋爱婚姻攻略、美食烹调大全等方面的书籍。而“大众”报刊亭的生意也好不到那里去,后来还对经营范围也作出了调整,纯文学只剩下《收获》,转而大量引进故事类、时尚类、情感类的,同时还半明半暗地出售一些粗俗的地下出版物。
但是,由于买书买报人的不断减少,“墨香”书店和“大众”报刊亭的赢利形势,还是不太乐观。为改变经营模式,7年前,“墨香”书店腾出一半的空间销售茶、咖啡、可乐、饼干、香烟等东西,并且雇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当服务员。书店少了书香气,多了商业味,我就渐渐地去得少了。“大众”报刊亭也大同小异,几乎成了一个小超市,出售倒成了副业。
前几天,我正好过“墨香”书店,就不由自主地往里走。进去之后,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只见里面四分之三的空间已被成了小包厢,空气中散发出浓浓的烤肉味道,几个书架被摆在一个小角落里,一些书籍的封面和内页上沾满了油污。
我正要转身离去时,老黄迎了上来,他有些无奈地对我说:“现在看书买书的人越来越少,实在难以为继,就只好以经营餐饮为主,出售书籍为辅了。”我心里有些悲哀,估计“墨香”书店不久之后就会完全沦为“肉香”餐馆了。至于“大众”报刊亭,因为难以为继,早在两个月前就已关门停业了。
书店和报刊亭,不仅是读书中的“文化驿站”,也是读书人眼中的“文化风景线”,如今,它们逐渐萎缩甚至消失,这不能不让生惆怅。
(责任编辑:周姗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