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4-11-24
- 最后登录
- 2015-4-2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25893
- 精华
- 0
- 帖子
- 41887
|
李然:“老”是时候丢掉为官“厚黑学”了 14日,甘肃庆阳市长栾克军在督查当地“背街小巷”治理工作时,对当地官员表示,“只要干工作就得罪不了人,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讲情面、当老,不干工作,往往会得罪更多的人。”(中新网6月14日电)
所谓“老”,是指那些遇事不辨,不讲原则,唯求和气,但思安顺的人。“老”之类的官员或干部,古即有之,今仍不绝。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这样的人:处处一团和气,从不与人争论,只说漂亮话,从不得罪人。他们没有什么原则,也无所谓。面对上级,拍掌奉承、虚与委蛇;面对同级,论情面讲私情,你好我好大家好;面对下级,不是竖起拇指夸夸“干得好”,就是拍拍肩膀说句“好好干”。总之,多栽花少栽刺,凡事“以和为贵”。
论及“老”的根源,其实还要说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上来。几千年来,中国处世哲学一方面总是人们要。逢人应带三分微笑,“只说好,不说坏”,大家自然不会怪;处事务须瞻前顾后,“多种花,少栽刺”,留着人情好办事。而另一方面则又人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因而要使自己磨平棱角,力求平庸,混同一般。
正是出于这样的,“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非功即为安,无过便是福,气定神闲过日子,绝不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们往往讨乖卖巧、练达,一切言行力避非议,以博得大家对自己的好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处世哲学浸润的“老”干部,绝没有进取创新的气概,而情愿保有虚与委蛇的心态。因此,凡是在“老”干部的地方,循规蹈矩,山河依旧,注定希望,不可能出现创新进步的新气象。
说起来,“老”的行为其实像“泥瓦匠”,像食堂揉馒头的大师傅,就是“习惯和稀泥”,想几面讨好。这样的干部,视原则立场为弹簧,避监督而不及,实质是、的投机行为。这样的“老”,能为群众干得出实事、好事吗?这样的干部,不敢担当,不敢得罪人,不敢用掷地有声的语言和行动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这样的“老”,党不需要,群众不需要。因此,那些“老”们,都应该果断丢掉不合时宜的为官“厚黑学”,迅速回到“当官就要为民做主”这一百姓最起码的上来,克服“老”的思想,在其位谋其职,少说多做,该出手时就出手,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干好为人民办好事实事的伟大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