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图文-生活感悟-真实故事-婚姻家庭
标题:
【收藏故事】刘伟的陶瓷艺术人生与艺术追求
[打印本页]
作者:
xmxm76
时间:
2015-3-17 21:00
标题:
【收藏故事】刘伟的陶瓷艺术人生与艺术追求
刘伟作品:色釉粉彩瓷碗《金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伟的作品和人品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与刘伟多次接触后,他对陶瓷艺术的和认真,为人处世的豁达与包容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对艺术创作的勇敢和笃定,对他人的温和与亲切不禁让我想起了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一句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种诗意的力量就是一种正能量,他感染着人们,也深深影响着人们。从刘伟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艺术领域的知识,更懂得了人的许多道理,也了解了刘伟老师的从艺经历,艺术风格和他对艺术的追求。
从艺经历
1976年14岁的刘伟跟随启蒙老师白海学习色釉装饰,同时跟随高广聪学习美术色彩、李林洪学习素描,作为这些老师的入室,刘伟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他像海绵吸水一样乐此不疲地学习着陶瓷美术方面的知识。无论从艺术理论上还是艺术创作上,刘伟都毫不松懈,也正是这样几年扎实的学习经历为他打下了的陶瓷艺术基础,从这个时候起,一个未来会影响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正在厚厚地积累和踏实地学习中。在进入艺术大门之前,刘伟曾被家人送去武术老师那里学习武术,学武的初衷是为了强身健体,但就是为强身健体勤练武术的6年中,锻炼了刘伟坚强的意志。练武与艺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正是这样的练武经历给予了刘伟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也在日后为刘伟所从事的陶瓷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撑着他心中对陶瓷艺术的和梦想。
1981年刘伟考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系统地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和美学、陶瓷设计、陶瓷工艺,三年的学习让他更深入地进入了陶瓷艺术的世界。毕业后的1984年刘伟来到东风瓷厂技术科从事第一线的日用瓷设计和生产,当时担任该厂美研所主任的刘伟除了设计日用瓷之外,还要管理200多人的团队,这段经历长达9年,充分锻炼了刘伟的设计才能、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1993年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成立,刘伟第一个被选录进来,在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从一名技术部的主任到如今的副所长,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期间的点点滴滴,这其中的艰辛付出,只有亲历者才会体会到艺术之的和艺术成就的来之不易。好的老师对于刘伟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从每一位老师身上刘伟都学到了很多,正是这样集百家之长,造就了今天的刘伟。1997刘伟随景德镇陶瓷艺术团访问韩国,当时的团长刘平对于刘伟在陶瓷艺术道上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作为“珠山八友”之一的刘雨岑的后人,刘平无论是在艺术造诣上还是艺术上都继承了前人优秀的传统和品质,这种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艺术家的风骨是一个艺术家个人魅力的体现,这种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刘伟,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也坚定了刘伟的艺术和艺术追求。
历经沧桑的刘伟始终没有改变的就是陶瓷艺术的创作与创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刘伟都没有耽误,丝毫没有浪费他对陶瓷艺术的热情与热爱。到了今天,他仍然谦虚,好学;仍然心怀,志在陶艺;仍然会为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提供机会和帮助;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创作作品;仍然温和地对待朋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刘伟的座右铭,更是他从艺以来对待艺术、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艺术风格
吴冠中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艺术风格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语言和个性的体现,是艺术家的符号、区别于他人的关键所在。刘伟作品风格的形成源于他少年学艺时期风景画的创作和他青年时期受任光荣画册的影响。如同刘伟对学生的一样,他对老师的一样令人。我亲历过他与任光荣老师的情感故事,那种对老师的尊敬和真情实感让人不敢相信他们之间仅见过一面,而之前的十余年都是书信、电话往来。他也因为深受任光荣老师的影响奠定了自己的乡情风格。正如外人评价任光荣是乡情大师,刘伟是乡情王子一样,乡情系列风格已经成为刘伟陶瓷艺术创作上的主要艺术语言,成为他的作品的标志。在交谈中,刘伟告诉我,曾经他为56个民族中的30多个民族的不同民居创作过作品,不同风格的民居给他很深的感触,因为一种民居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习俗。精深的中国文化正是由千千万万种的民族文化所组成的,而这些具有中国风、民族韵味的陶瓷艺术作品世界舞台也正印证了鲁迅先生所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欣赏刘伟的作品总有一种浓浓的乡情萦绕在心头,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深情地眷恋,无论是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还是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而刘伟通过陶瓷艺术表达乡情正是陶瓷艺术家最好的方式。无论是他的窑变粉彩综合装饰《徽乡情》镶器还是釉上彩瓷瓶《月光曲》,无论是釉上彩瓷板《春风又绿》还是新彩瓷板《雨沐春山》,太多的陶瓷艺术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刘伟都认真研究。工笔和写意结合的手法,色彩瑰丽变幻的运用,构图立意高远的设计,总之,他的作品总是能够与人对话,让人进入到画境中,这大概就是黄永玉老先生所言:“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欣赏刘伟的作品,我总是在想,画笔在他手上有了魔力,色彩也像着了魔一样千变万化。刘伟的作品无论是留白还是构图都毫不,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有序,合情合理,让领神会。该豪放处他用笔大气,该细腻时又精雕细琢,该明亮处颜色耀眼,该昏暗处又恰到好处,该远景的绝不直逼眼球,该近景时又近在眼前,总之,一切都刚刚好。这种分寸的拿捏和尺度的把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造就的,常年累月的积淀从作品中出来。
画如其人,刘伟的艺术成就源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从艺近40年来,刘伟从未间断过艺术创作,也一直保持着看书的习惯。他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艺术家更是如此,艺术家犀利的眼光,敏锐的嗅觉都是经验的反应。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艺术,没有包容的气度和创新的,很难想象他能创作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涵的作品。而只有这样血肉饱满、情感丰富的作品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打动。
艺术追求
美盲比文盲多的时代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相重合,处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身上肩负着更重的担子和更大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工艺性,于刘伟而言,他希望未来有一天景德镇陶瓷可以同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一样更广阔的空间,陶瓷应该散发几千年历史积淀的。
从工匠到艺术家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工匠积累着精湛的技艺,然而其缺乏对艺术的见地,对艺术的探索。时代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而经典的艺术精品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穿越几千年而依然熠熠生辉,这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绝不仅仅局限于勾、点、皴、擦等技法的掌握,而是要将自己心中的画作赋予情感和思想表现出来,因此,技法只是艺术作品的形式,而情感和意境才是艺术品的灵魂。
刘伟平时的工作除了钻研陶瓷绘画之外,还会经常与外地的、甚至是海外的优秀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联系,引进这些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各方面的精英来到景德镇,为景德镇陶瓷艺术注入新的血液,输入新的养分。同时刘伟也会在国家级、世界级的平台上展示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风采和陶瓷艺术作品,这样高水准、高规格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大有裨益。好的艺术家和艺术形式丰富着陶瓷艺术,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作品也展示了这座千年瓷都的文化魅力。每每这个时候,刘伟就会倍感欣慰和喜悦,他所追求的正是艺术的多元与融合,兼容并包,百花齐放。任何有益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事情刘伟都会放在心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他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共同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景德镇这块金子招牌永远光彩夺目,使景德镇陶瓷文化生生不息,永远传承下去。(作者:万荻芳)
欢迎光临 情感图文-生活感悟-真实故事-婚姻家庭 (http://bbs.xxmm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