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图文-生活感悟-真实故事-婚姻家庭

标题: 向往爱的人会喜欢诗歌 我只有爱这一个目标 [打印本页]

作者: xmxm76    时间: 2015-3-17 16:43
标题: 向往爱的人会喜欢诗歌 我只有爱这一个目标
  在文学小众的年代,微信号“读首诗 再睡觉”如何能吸引15万关注?创建人范致行直言:
  开栏语
  在喧嚣的自时代,有些看似小众的文艺号,却收获着众多的粉丝。它们何以成功?成功背后的初衷为何?从本期开始,大道将不定期推出文艺号样本采集调查,希望一窥个中原由。
  文艺号样本采集
  号:读首诗再睡觉
  成立时间:2013年3月
  粉丝数目:15万
  创建人:范致行
  创建初衷:追一个喜欢的姑娘,每天用这个平台推送一首喜欢的诗给她。
  运营规模:7个兼职的“轮值主编”
  新快报记者 李莹
  在这个诗歌小众的时代,创建于2013年初的微信号“读首诗再睡觉”似乎一枝独秀,迄今已有15万人关注。创建人范致行的初衷只是“追一个喜欢的姑娘,每天用这个平台推送一首喜欢的诗给她”。没想到,姑娘没追到,却遇见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或许,自的核心吸引力正是个人的审美,不需要去考虑你喜欢什么,只需要准确地描述出我喜欢什么,剩下的,得之我幸。 正如当被问到“当下具有什么特质的人才会喜欢诗歌?”范致行这样回答:“向往爱的人会喜欢诗歌。爱就是那个目标。”
  对诗的热情集结了志同道合者
  最近关于诗歌的话题有点多:小学课本先要删除诗词,又要增加诗词;周啸天获鲁迅诗歌,网友拿来调侃,有诗人却回应“你们不懂诗歌”……自上世纪80年代之后,诗歌的式微显而易见。那么,在当下的碎片化阅读时代,还有人读诗吗?答案是肯定的。
  2013年3月起,一个名叫“读首诗再睡觉”的号在微信上逐渐聚集起了诗歌爱好者们,如今它的粉丝已达15万。“读首诗再睡觉”每晚十点向关注者推送一首诗,配有精美图片和独到点评,回复还能听到朗诵版。创建人范致行的初衷只是“追一个喜欢的姑娘,每天用这个平台推送一首喜欢的诗给她”。没想到姑娘没追到,被发“卡”,却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读首诗再睡觉”现在已经有了7个轮值“主编”,主编会自己荐诗,也会找特约主持(只选诗和写推荐词),还需要联系“朗读者”来读诗。此外,还有人负责发微博、管理豆瓣小站等,稳定的“主力”有20多人,都是业余爱好促使他们在做这些事,“开会”也是通过微信群等网络方式。这样一个自组的团体,没有传统报题选题的严格流程,出发点和支撑点是个人的兴趣和热情。
  越小众越偏僻,越迷人
  相对于越来越趋的大众,个人号是个人审美的体现。“读首诗再睡觉”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团体,但在“”和“个人风格”上保持得很好。轮值主编的身份各不相同,有人、诗人,也有学生,偏好自然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古诗词,有人则喜欢外国诗歌,他们不会相互,而是各自选择自己钟爱的诗歌。比如身为人的范致行就比较关注。在昆明火车站暴恐案的第二天,他推送了一首法国诗人勒内·夏尔的 《愿它》——致候痛苦,在我的国度闻所未闻。而在听闻青年孙仲旭抑郁弃世的消息后,他推送了美国神秘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我为美而死》——夜晚如此相遇,情同手足/我们在屋中彼此倾诉。我为美而死,嫌理据不足/而下又有修补……这些诗击中了读者的心,引发了情绪上的共鸣,在朋友圈的转载和量十分高。
  在文学是小众、诗歌更小众的时代,一个关于诗歌的号如何能吸引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呢?范致行说到两点,“不要怀疑,爱诗歌的人还有很多”和“做好自己喜欢的”。或许自的核心吸引力正是个人的审美,不需要去考虑你喜欢什么,只需要准确地描述出我喜欢什么,剩下的,得之我幸。这一点在“读首诗再睡觉”等文艺号上表现得更明显。越小众越偏僻,越迷人。
  (原标题:向往爱的人会喜欢诗歌, 我只有爱这一个目标)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3-11-26 12:22
温州半自动切纸机故障解析




欢迎光临 情感图文-生活感悟-真实故事-婚姻家庭 (http://bbs.xxmm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